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近日,一段声称“研究发现:冷冻馒头超过两天会长黄曲霉毒素,不能吃”的视频在多个平台上引发了热议。这是否意味着冷冻馒头真的会在两天内产生黄曲霉毒素而变得不宜食用呢?

关于长期冷冻的馒头是否会滋生黄曲霉毒素的问题,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结果来看,这种说法显然过于夸张了。其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检索后发现,发布这一消息的自媒体并未提供任何具体的研究细节,比如论文标题或研究团队等关键信息,这使得该报道缺乏可信度。
尽管公众对于黄曲霉毒素的存在感到担忧,但实际上这种毒素的形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一方面,并非所有类型的黄曲霉菌都能产生有毒物质;另一方面,正确保存条件下的冷冻馒头几乎不可能成为黄曲霉的理想培养基。具体来说:首先从环境角度来看,黄曲霉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10~45℃之间)和湿度(最适约85%),而冰箱冷冻室通常维持在-18℃,既寒冷又干燥,不适合其生存与发展。
此外,即使不考虑黄曲霉的影响,其他种类的霉菌也很难在如此低温下快速繁殖导致食物变质。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馒头被正确地放入冰箱冷冻,并且只储存短短两天时间的话,那么它发生霉变的可能性极低。

为了有效避免摄入黄曲霉毒素,建议大家遵循以下两点建议:
1. 黄曲霉毒素是由一种名为黄曲霉的真菌产生的有害物质,这种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能够寄生于各种粮食、食品及饲料之上。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黄曲霉本身并不具有毒性,但是它们所生成的黄曲霉毒素却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2. 如果不小心食用到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如发霉花生或者坚果时感觉到明显苦味,请立即停止进食并尽快用清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