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文:吴能恩
据新华社 2025 年 7 月 3 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于 7 月 2 日发起倡议,呼吁各国通过征税大幅提高烟酒和含糖饮料的价格,以增加公共收入,减少慢性病。
世界卫生组织发起名为 “三三五”(即 “到 2035 年落实三项健康税”)的倡议,急切呼吁各国在未来十年内,借助征税等手段,将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这三类产品的实际价格提升至少 50%。这一倡议目标宏大,既想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又企图增加公共财政收入,看似是 “一箭双雕” 的良策,但在现实语境下,其可行性与实际效果值得深入探讨。

先看慢性病现状。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如今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 “杀手”,全球超 75% 的死亡案例与其相关。而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无疑是促使这些疾病肆虐的 “帮凶”。烟草每年致使超 700 万人丧生;含糖饮料的过量饮用,紧密关联着肥胖、2 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在这一严峻形势下,世卫组织期望借由价格杠杆,减少这些不健康产品的消费,进而降低慢性病发生风险。
从经济学基本原理看,价格对消费有着关键影响。通常情况下,产品价格提高,消费者购买成本增加,需求往往随之下降。过往实践也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 - 2022 年间,全球近 140 个国家和地区提高烟草税,烟草价格平均涨幅超 50%,不少国家吸烟人数和吸烟率显著降低,像英国、澳大利亚,借助提高烟草税以及推行平装政策(去除烟草包装上的品牌标识,统一采用简单包装)等举措,吸烟人数持续减少。在含糖饮料方面,截至 2024 年,全球已有 108 个国家或地区实施含糖饮料税相关政策。英国 2018 年实施 “软饮行业税”,对每 100 毫升含糖量高于 5 克的饮料加征额外税款,促使软饮中的糖分总销量在 2015 - 2020 年间下降了 34.3%;墨西哥 2014 年实施 “甜税”,每升含糖饮料征收 1 比索,政策实施后,含糖饮料消费量最高降幅达 17%,民众饮食结构也逐渐向更健康方向转变。由此可见,提高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减少对不健康产品的摄入,降低慢性病风险。
然而,现实远比理论复杂。提高烟酒价格虽能抑制部分消费,但难以从根源解决慢性病发病率问题。成瘾性是首要难题。尼古丁让烟草具备强成瘾性,酒精也会使部分消费者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对成瘾人群而言,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难以抗衡成瘾需求,他们可能削减其他生活开支来维持烟酒消费,甚至寻求更廉价、无质量保障的替代品。在一些贫困地区,即便烟草价格上升,部分烟民仍会购买非法渠道的低价劣质香烟,这类香烟有害物质含量更高,反而加重健康风险,无法实现降低慢性病发病率的初衷。
消费习惯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不容忽视。在许多社交场合,烟酒是重要的社交媒介。商务宴请中的递烟、敬酒,朋友聚会时的饮酒聊天,都极为常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酒文化根深蒂固,俄罗斯就是典型,饮酒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人们饮酒频次和消费量颇高,这种长期形成的社交饮酒习惯和文化氛围,不会因价格上涨而轻易改变。在我国部分地区,社交活动中烟酒的使用近乎成为固定模式,改变这类基于社交需求的消费习惯困难重重。
不同收入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差异显著。低收入群体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提高烟酒价格会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可能使他们在维持烟酒消费与保障其他生活支出间陷入两难。高收入群体则受价格影响较小,价格上涨后仍能维持原有消费水准。若提高价格政策仅约束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而高收入群体消费依旧,从社会整体层面看,难以全面降低慢性病发病率。
公共卫生领域,慢性病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烟酒摄入,不合理饮食结构(如高盐、高油、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环境污染、心理压力等都是重要致病因素。以心血管疾病为例,长期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发病风险;缺乏运动导致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堆积,易引发肥胖,进而提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几率。所以,仅控制烟酒价格,忽略其他致病因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慢性病发病率问题。
要真正降低慢性病发病率,需多管齐下。价格调控方面,可考虑设置阶梯式税收政策,对不同价格区间的烟酒产品实行差异化税率,既能约束高消费人群,又能减轻对低收入群体的冲击。同时,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刻不容缓。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推广等多种渠道,普及烟酒及含糖饮料对健康的危害知识,提升公众健康意识。例如开展 “健康生活,远离烟酒和高糖饮料” 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医学专家举办科普讲座,制作公益广告在媒体平台播放。加大对戒烟戒酒干预措施的投入,为成瘾者提供专业帮助,如设立戒烟门诊,配备专业医生为烟民提供戒烟指导、药物辅助等服务;开设戒酒互助小组,为酗酒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行为矫正。在社会层面,积极营造健康生活氛围,倡导以户外运动、文化交流等健康活动替代基于烟酒的社交活动,减少对烟酒的依赖。
提高烟酒价格对减少消费、降低慢性病风险有一定积极意义,但难以从根源上解决慢性病发病率问题。解决慢性病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才有望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提升公众整体健康水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