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在选购洗涤剂时,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我们往往会感到眼花缭乱。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洗涤剂,才能既洗得干净又经济实惠呢?是漂白洗涤剂、加酶洗涤剂、洗衣粉还是洗衣液?
了解这些产品的化学原理,将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什么是洗涤剂?
洗衣粉和洗衣液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是一类被称为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通常是带电分子或离子型分子,它们的结构中包含亲水和亲油两个部分,这使得它们能够与油脂或污垢结合,并从织物上分离出来,悬浮在水中。此外,这些物质还能与空气结合,形成大量的泡沫。
值得注意的是,溶解在水中的金属盐会限制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例如,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很容易与表面活性剂反应,形成皂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洗衣粉中通常会添加磷酸盐、软水剂和其他金属螯合剂来防止皂垢的形成。然而,由于磷酸盐会导致淡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因此在现有的洗涤剂配方中,其含量已经大大减少。
许多洗涤剂产品中还含有荧光增白剂,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吸收紫外线,使衣物看起来“更白”或“更亮”。
一般的洗涤剂中还会加入香精,虽然这并非清洁所必需的,但它能给衣物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此外,一些洗涤剂中还含有酶。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洗衣粉的成分是什么?
洗衣粉中最关键的成分是防皂垢成分,但其含量最高的成分却是盐,如硫酸钠,用于增加体积并防止结块。另一种常用的盐是碳酸钠,它能与油脂和污垢发生化学反应,使其更容易溶于水。
此外,洗衣粉中还常常含有过碳酸钠等氧化剂,这是碳酸钠与过氧化氢的稳定化合物,溶于水后会分解为氧气、水和碳酸钠,起到氧化漂白的效果——这也是以水为主要成分的洗衣液不添加过碳酸钠的原因。同时,洗衣粉中一般会添加漂白活化剂——四乙酰乙二胺,以激活过碳酸钠,在常温下产生温和的漂白效果。过碳酸钠也是爆炸盐和洗衣机槽清洗剂的主要成分,能够去除果渍、血渍、油渍等顽固污渍,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从化学角度来看,洗衣粉的优势在于其成分可以根据需要配制混合,并保持固体形态,因此你可以在洗衣粉中看到不同的颗粒。此外,洗衣粉中的香精并非必需成分,但它确实能给人留下一种干净的感觉。
洗衣液的成分是什么?
洗衣液主要含有水,以及碱盐、金属螯合剂、软水剂和表面活性剂。这些成分必须在瓶中形成稳定的体系,并在洗涤过程中协同起效。
洗衣液中的表面活性剂通常根据是否带电被分为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是液体状态,因此不适合用于洗衣粉中。它们可以使油悬浮于水中,阻止皂垢的形成。
通常而言,洗衣液中还含有防腐剂以防止微生物滋生。但与洗衣粉不同,洗衣液一般只含有荧光增白剂而不含具有杀菌作用的过氧化物漂白剂。因此,如果主要使用洗衣液进行洗涤,洗衣机内更容易滋生霉菌,衣物上的细菌也更容易相互传染。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近年来,商家还将高浓度的洗衣液包裹在胶囊中制成方便添加的洗衣凝珠。然而,使用洗衣凝珠时用户很难灵活调整用量。
此外,洗涤剂中的酶是一种天然蛋白质,能催化并加速化学反应以去除某些污渍。例如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而淀粉酶和甘露聚糖酶则分别能分解淀粉和糖。但是高温会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效,因此一般建议在15-20摄氏度的温水中使用含酶洗涤剂。
至于究竟该选洗衣液还是洗衣粉,多了解点化学知识或许就能帮助你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