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柳岩回老家提塑料袋就一定是“接地气”?明星回乡,这事儿是不是有点被过度解读了?咱老百姓过日子,谁还没个回老家的时候?明星也是人,回趟老家,瞬间就成了新闻焦点,这操作,是不是有点“戏多”?
话说回来,柳岩回湖南老家,这事儿本身没啥毛病。六一儿童节,估计是想家了,回去看看,人之常情。照片里,她手提塑料袋,走在田埂上,笑容满面,看着确实挺放松。新闻就来了:“柳岩开心回湖南老家,手提塑料袋行走在乡间田野上,毫无偶像包袱”。

“毫无偶像包袱”?这五个字,简直是给明星回乡标配的标签。好像明星不提个蛇皮袋,不蹲在村口抽根烟,就没法证明自己“接地气”似的。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某明星回老家掰玉米,照片一出,评论区一片叫好,纷纷夸赞“朴实”、“真实”。我就纳闷了,掰玉米是啥稀罕事儿?农村长大的孩子,谁没掰过玉米?难道明星掰个玉米,就能证明自己不忘本了?
咱们先说说“偶像包袱”这事儿。啥叫偶像包袱?说白了,就是明星为了维护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一不小心就“人设崩塌”。

明星有偶像包袱,这很正常。靠脸吃饭的,总得注意形象。明星回老家,放下偶像包袱,这也不是啥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儿。难不成,明星回老家还得浓妆艳抹,穿着恨天高,走在田埂上?那才叫奇怪吧?
柳岩这次回老家,从照片来看,确实挺放松的。素颜出镜,穿着也很朴素,跟哥嫂聊天,抱抱孩子,挺温馨的。这就能证明她“毫无偶像包袱”了吗?

我觉得,这有点过度解读了。明星也是人,在家人面前,肯定会放松一些。这跟“偶像包袱”没啥关系。难道明星在家人面前,还得时刻保持完美的形象?那也太累了吧?

再说了,明星回老家,肯定会引起关注。明星是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媒体在报道这类新闻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客观一些?别动不动就给明星贴标签,搞得好像明星回趟老家,就是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现在网络上,动不动就说谁谁谁“接地气”。好像“接地气”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谁“接地气”,谁就值得表扬。我就觉得,这有点本末倒置了。“接地气”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状态,是普通人的生活常态。非得把明星“接地气”拿出来说事儿,反而显得有点刻意。

柳岩这些年,事业发展得不错,也算是熬出头了。感情生活一直没啥动静,这倒是让不少人替她着急。漂亮姐姐也需要爱情的滋润嘛。感情这事儿,强求不来,缘分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文章里说,柳岩对家人非常大方,对侄子侄女也很好。这说明她是个重情义的人。对于常年在外工作的人来说,家人就是最大的牵挂。能多抽时间陪陪家人,也是一种幸福。

明星回老家,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没必要过度解读,也没必要给他们贴标签。他们也是人,也需要回家看看,也需要享受家庭的温暖。

与其关注明星回老家是不是“接地气”,不如多关注一下他们的作品。作品才是衡量一个明星价值的真正标准。
明星也是凡人,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也少不了。过度关注他们的私生活,不如把目光聚焦在他们的专业能力上。

以后再看到明星回老家的新闻,咱就平常心看待,别动不动就“哇哦”、“真接地气”。人家回趟家,没准儿比咱们上班还累呢!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明星也是,何必用“接地气”的标尺去衡量呢?散了吧,散了吧,人家回家吃顿饭,咱也该干嘛干嘛去了。